四川少妇BBBB槡BBBB槡|四川少BBB搡BBB爽爽爽|四川女人毛多水多A片|四川BBB搡BBB爽爽爽电影|四川BBB搡BBB搡多人乱亂|四川BBB柔BBB桑BBB

郵箱登錄: CSSC郵箱 CSIC郵箱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成員動態 → 正文
綠色產品|用實力守護,享藍天碧水
來源:中國船舶集團     日期:2021-10-16    字體:【大】【中】【小】

降碳我們在行動
(綠色產品篇)



廣船國際

持續踐行新發展理念
大力開展節能低碳脫硫船舶設計建造

  積極研究應用(LNG/燃油)雙燃料動力系統,成功攻克關鍵技術,交付世界首艘雙燃料豪華客滾船。2018年,廣船國際攻克了LNG供給、加氣系統、雙壁管焊接、冷能回收系統等關鍵技術,順利為瑞典船東建造交付了世界首艘雙燃料豪華客滾船。

  大力拓展應用(LNG/燃油)雙燃料動力系統,成為國內手持雙燃料船舶訂單最多的船廠。自2019年以來,廣船國際連續承接了2艘15萬噸級LNG/燃油雙燃料原油船、8艘12萬噸級和4艘11萬噸級LNG/燃油雙燃料成品油船,目前手持LNG/燃油雙燃料動力船舶訂單達到14艘,數量國內第一。

  努力開拓雙燃料動力系統新領域,成功承接甲醇雙燃料動力船舶,成為國內第一家建造甲醇雙燃料船的船廠。2019年,廣船國際成功承接4艘5萬噸級甲醇運輸及甲醇雙燃料化學品/成品油船,首次在大型船舶上應用水合物燃料方案,滿足國際海事組織TierIII的排放要求,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同時,廣船國際還聯合ABS船級社開展了氨雙燃料的油船研發,積極開拓新能源燃料。

  大力開拓電池動力技術應用,為節能減排開辟新途徑,一型采用混合電力推進技術的客滾船正在建造。早在2017年,廣船國際就在電動船領域開展了研究。2019年,廣船國際承接了英國P&O雙向推進客滾船,該船采用電力推進和能量儲存融合的混合電力推進技術,電池容量高達8.8兆瓦時,船舶載客量1500人,航速20.8節。

  積極開展船型優化和風能技術應用研究,著力降低燃料能耗,對于特定航線運行的船舶預計平均減排可達10%廣船國際持續開展主建船型優化升級,研究應用線型和螺旋槳一體化優化、節能裝置等技術,不斷降低能耗水平,自2012年以來,MR船型油耗同比下降約15%。

  積極推進在營船舶脫硫改裝和LNG雙燃料系統改裝,拓展節能減排工作領域,目前已經完成42艘在營船舶的脫硫改裝。目前,廣船國際已完成42艘在營船舶的脫硫改裝,其中混合式脫硫系統改裝共完成13艘;開式脫硫系統改裝共完成29艘。公司不斷探索和加強雙燃料改裝技術的研究工作,成立了以副總工程師領銜的技術研發團隊,已經完成了大型集裝箱船、大型油船、內河船等LNG動力改裝方案。

P&O豪華客滾船建成后將是世界上最大的混合動力雙向推進客滾船


滬東中華
順應世界航運綠色節能發展趨勢
深耕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

  滬東中華多年來深耕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順應世界航運綠色節能發展趨勢,立足自主創新,突破技術封鎖,成為中國目前唯一具備LNG全產業鏈裝備拓展能力的造船企業。近年來,已成功交付大型LNG運輸船、大型LNG加注船、大型浮式液化天然氣儲存及再氣化裝置(LNG-FSRU)等各型LNG儲運裝備28艘。這些國之重器源源不斷為我國輸送綠色清潔能源。2020年我國LNG進口6700萬噸,是世界第二大LNG進口國,滬東中華建造的LNG船提供了20%的運力支撐,為建設美麗中國提供給了堅實的自主裝備支撐。

滬東中華為中船租賃自主設計建造的17.4萬立方米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木蘭”號

  液化天然氣(LNG),是天然氣經過脫硫、脫碳、脫水去雜質等工藝后在-162℃時凝結為液體而成,其體積僅為同量天然氣體積的1/625,是更清潔、高效、安全的能源,已在交通車(船)、物流、工業、化工等多個領域被廣泛采用,很多國家將其列為首選燃料并大規模建設LNG接收站。LNG已經成為繼石油之后全球爭奪的熱門能源。

大船集團
開發零碳排放超大型集裝箱船

 

  大船集團與曼恩能源方案、英國勞氏船級社(LR)共同開發了“C-FUTURE” 零碳排放23000箱超大型集裝箱船。LR頒發了AIP證書。該船型率先提出“C-FUTURE”概念,創新性的采用液氨為動力燃料,實現船舶零碳排放;曼恩最新研發的液氨燃料主機和大船集團自主研發的燃料供應系統,匹配大型可調螺距螺旋槳,配合軸帶發電機,提供船舶推進動力和電力供應;常壓、低溫、低蒸發率、高艙容利用率的A型燃料艙,為船舶提供了充沛續航。

  “C-FUTURE”方案是大船集團在綠色船舶和清潔能源應用發展道路上的又一次開拓性創舉,以“零碳排放”為目標,大船集團與合作伙伴共同完成了極具前瞻性船舶設計革新,為即將到來的零碳排放船舶市場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黃埔文沖
拓展海洋新能源業務

  黃埔文沖積極響應國家戰略、拓展海洋新能源業務的戰略,2021年4月26日,黃埔文沖與中國三峽集團旗下三峽物資簽署了1座2000噸自升自航式海上風電安裝平臺建造合同。
  2000噸自升自航式一體化海上風電安裝平臺是三峽集團全面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的清潔能源發展戰略重要部署。平臺建造周期短, 科技含量大,先進設備多,黃埔文沖利用現有建造大型工程船舶的經驗,提前策略,制定了詳細的建造方針,進行了充分的準備和周密的生產計劃安排。目前,該平臺的建造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黃埔文沖也將繼續秉承“務實、嚴謹、主動、高效”的工作作風,為我國海上風電建設市場再添利器助力。

重慶紅江
為打造船舶綠色“中國心”貢獻力量

  重慶紅江一直以來堅定貫徹執行國家“雙碳”目標,致力于開發新一代節能降碳產品,為降碳減排貢獻紅江力量。

  今年2月,重慶紅江為淄柴博洋雙燃料柴油機設計制造的N28型電控單體泵完成純油模式下配機試驗。4月,重慶紅江成功配套淄柴博洋某型LNG雙燃料機發動機,主要配套的電控單體泵、氣體燃料閥、凸輪軸總成、機油泵、燃油泵、柴油機控制系統等關鍵核心部件在試機過程中性能穩定可靠。7月,重慶紅江開發研制的CHG620燃氣噴射閥已通過中國船級社檢驗順利交付客戶使用。8月,重慶紅江進一步加大了節能降碳產品的研發力度,公司在技術中心專門成立了新能源組,主要致力研發天燃氣、甲醇、氨、氫等新能源產品,探索出節能降碳、綠色發展的新路徑,擔當起央企的社會責任。




中國海裝
造福人類、共享藍天

  作為一家自帶“綠色”屬性的新能源企業,中國海裝始終以“造福人類、共享藍天”為己任,牢固樹立和自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將祖國大地的風資源轉化為源源不斷的綠色能量。目前,中國海裝全球運行的風電機組每年發電量約480億度,相當于節約標準煤1900多萬噸,減排二氧化碳4700多萬噸,二氧化硫140多萬噸,氮氧化物70多萬噸,每年植樹造林200萬畝。

  未來,中國海裝將通過不斷的創新和不懈的努力,生產出實用性更強、發電量更高、可靠性更好的風電產品,讓海裝風機提供更多綠色能源,讓海裝員工踐行綠色生活方式,全力助推國家能源綠色轉型,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海裝力量。

 
中船動力集團
為低碳、零碳提供“中國方案“

  中船動力集團碳中和發展研究中心,作為“碳達峰”“碳中和”實施路徑與技術發展、應用的研究機構,旨在貫徹落實中國船舶集團關于打造國內領先的綠色制造集團的要求,以及全面帶動船舶行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部署,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推動船舶動力領域碳中和技術創新及應用。

  碳中和發展研究中心將密切關注當前市場發展并積極探索前沿趨勢,圍繞低碳、零碳燃料發動機及新能源動力、綠色低碳制造、大氣污染治理等技術領域發力,提出自主可控的船舶動力低碳、零碳 “中國解決方案”,打造成一個兼具前瞻性和操作性的智庫平臺,從而進一步支撐船舶動力行業高質量發展、服務支撐國家和集團戰略任務實施,為我國應對氣候變化作出貢獻。


七〇四所
聚焦新能源動力船舶領域

  近年來,七〇四所以國家綠色發展理念為引領,聚焦新能源動力船舶領域,依托在供電系統與動力系統集成方面積累的豐富技術儲備,突破新能源動力直流配電、短路保護、能量控制等多項國內領先的核心關鍵技術。

  目前應用供貨的船舶包括:全球噸位最大的智能航行船舶“智飛”號、“獻禮建黨百年”浙江省首批新能源動力游覽船、長江第一條完全滿足中國船級社(CCS)純電池動力指南要求公務船 “海巡12930”號、湖南環保接收船、湖北純電池動力游覽船、LNG系列“海洋石油550”號等。

七一二所
聚焦新能源動力系統及核心裝備

  近年來,七一二所積極響應國家新能源及綠色發展戰略,在新能源船領域主動作為,以全電動船舶為主,引領國內新能源船舶動力系統技術發展。從標準、規范制定,核心產品開發,全產業鏈打造,商業模式探索、示范項目建設等多個方面開展了切實、有效的工作。在國內長江水系、珠江水系、重要水源地、景區、湖泊、沿海等地開展了多項全電池動力船舶重點示范項目的建設工作,市場占有率國內領先。

國內首艘4000馬力海上純電動拖船

  降低船舶能耗、減少環境污染,提高航運能力成為內河航運領域的發展趨勢,具有“零噪音、零排放”等特點的純電動船舶,是未來內河船舶行業發展的重點。目前,七一二所已提供48艘船舶全電池動力系統。未來,七一二所將繼續以促進綠色新能源船舶技術發展為目標,致力于確保動力電池后備安全性和推進系統的高可靠性,為引領新能源船舶產業布局和創建環境友好型社會貢獻力量,共創美好未來。



| 策   劃:高紅梅
| 來   源:廣船國際/滬東中華/大船集團/黃埔文沖/中國海裝/中船動力集團/七〇四所/七一二所
| 責   編:高紅梅
| 校   對:寧湘舒
| 審   核:項   麗/甘豐錄